今天下乡,路过五马镇樊井村,在路边有一大片低矮的地棚,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有人说这是养蘑菇的,有人说是养羊的,与其胡猜乱想,不如到实地一探究竟。低矮的大棚上盖满了麦秸,门口也是用帘子遮得严严的,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我们也不敢贸然打开。
在不清楚里面是什么的情况下,万一弄砸了别人的东西,也是一种罪过。终于在一个棚子里,看到一位大婶在地上摆弄着什么。打过招呼后,低头进去,一股大蒜的味道扑鼻而来,好大一会儿才略为适应。原来大婶在地面上一个一个地排大蒜,见我们一副很新鲜的样子,就笑着问我们没见过种蒜黄的吗?
蒜黄?我最喜欢吃了,特别是蒜黄炒鸡蛋,真是营养又美味。但蒜黄是如何种植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在我们的请求下,热心肠的大婶答应带我们去其它棚里看生长期的蒜黄。大婶说,他家种植蒜黄都快十年了,一个60多平方的棚,她家种了十多个。蒜黄平均每个月都可以收割一茬,基本上一斤大蒜就能产一斤蒜黄,一年轮流着种,也没有几个月的闲时候。
这些年通过种植蒜黄,确实赚了不少钱,俺四个孩子,俩儿子俩闺女,如今除了一个读博士的大儿子,其他的都结婚了。这群孩子又是上学又是结婚的,花的可都是俺种蒜黄种的钱,虽然现在手里没多少结余,但俺没借过一分钱。可是今年不行了,估计得赔七八万,蒜头十三块多一公斤买的,而蒜黄才卖九块多一公斤,往年都是菜贩子找上门来收购,今年都是主动打电话求他们来收。
当时一次性订了八十吨的大蒜,都在冷库里放着,得用完了,想转手都卖不掉。所以赔钱也得干,天天期待能涨价,如今蒜头都快用完了,价格也没涨上去,请人在棚里排蒜头,都得一百块钱一天的工钱,割蒜黄的时候,那么一大箱子,一般都是八十斤一箱,都是我抱出来,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的,爬都爬不动了。大婶说,蒜黄毕竟是一种非主流蔬菜,价格贵老百姓可以不吃,这也是导致今年赔钱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