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经过了一个史上最漫长的春节假期,从今天开始,很多人陆续返工,明天也到了立春时节。
本来,万物生长的春天最能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但今年的立春日却因为肺炎疫情显得有些沉重。
我曾在武汉生活过好几年,喜欢这里的热干面、豆皮、糊汤粉、面窝、蛋酒……也习惯了这座城市的人们,如吵架一般的说话,现在只希望一切都可以尽快过去,尽快好起来。
生活虽然充满种种意外与艰难,但到了立春,春饼总还是要吃的。
细嫩、半透明的春饼,包卷着散发着春天气息的时令蔬菜,是最新鲜的春天味道。
那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春饼卷一切的呢?
01立春,曾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现代人看来,立春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除了要吃春饼,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大暑、大寒……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然而在中国古代,立春可是农耕社会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从周代开始,立春这一天,上至天子,下至官员,都会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
图/网络《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率公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后汉书·礼仪志》也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清帻,立清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此后历朝历代,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立春都是很受重视的节日,在古代也被称为“春节”。
由此还产生了“打春”的习俗。所谓“打春”,就是击打春牛,最早的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打碎之后,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之物。
图/中国日报而在立春这一天,老北京的庙会里,在卖皇历的同时还会连带着卖春牛图,而城里的人家,哪怕不再种地,也会把春牛请回家。
到了民国,年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而公历的1月1日则称为“元旦”,立春的重要性从此逐渐下降。
02春饼,立春的仪式感
中国人对于某个节日最大的尊重,就是给它安排个独特的吃食。而中国人对春天的喜爱,也是从吃开始的。
春饼,就是中国人最家常、最直观迎接春天的方式。
春饼起源于古代的春盘,而食用春盘的习俗源于晋代,最初名为“五辛盘”。五辛盘中盛有五种香辛蔬菜,如大蒜、小蒜、韭菜、芫荽、芸薹等。
五辛盘。图/网络或许是单独吃这些香辛蔬菜过于辛辣,唐朝的人们已经开始用饼将这些蔬菜卷起来吃了。
《关中记》说:“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且在唐代,食用春盘已经成为一种迎春潮流。《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述:“长安春时盛于游赏,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带上‘春盘’,供帐与园圃中或郊野中,号为‘探春之宴’”。
图/网络到了厨艺迸发的宋代,春饼也做得愈发精致。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记载:“春前一日,后苑办造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到了明清时期,春饼已成为市面上常见小吃,清朝嘉庆年间,出现了专门售卖春饼的店铺。而当时的春饼,以南京人做得最有名气,袁枚认为它“薄如禅翼,大若茶盆,柔润绝伦”。
图/y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