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可是我们日常煮菜中不可少的调料,所以很多农民也会自己种植,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拿去卖,都很方便。虽然大蒜种植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就比如打算发生叶尖干枯、管状叶和瘫苗等。那么大蒜种植中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出苗整齐而且产量高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管状叶的发生
一、管状叶的产生原因
1.与大蒜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管状叶的发生与品种和多种栽培因素有关。在山东省主栽的大蒜品种中,以苍山大蒜发生最严重,“改良蒜”上少有发生。
2.与蒜种储藏条件有关,蒜种播前经不同温度储藏,管状叶发生株率不同。随储藏温度降低,管状叶发生株率增高;蒜种在5℃或15℃储存均比25℃储存管叶发生株率高。
3.与种瓣大小有关,种瓣大小与管状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苍山大蒜种瓣越小,管状叶发生株率越低,随着种瓣的增大,管状叶发生株率提高,4.75g的种瓣管状叶株率最高,继续增大的种瓣则管状叶株率反而降低。种瓣重在3.75~5.75g的比1.75g的管状叶株率有显著性提高的趋势,提高幅度在1倍以上,种瓣重1.75g的与2.75g的管状叶株率无显著差异。
4.与播期有关,播种期早,管状叶的发生率高。在山东省地区大蒜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8月11日~9月10日播种,管状叶发生株率为20%以上,9月24日播种,管状叶发生株率下降至9.7%。
5.与土壤湿度有关,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管状叶发生株率降低。将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限由50%提高到65%时,管状叶发生株率能显著地降低,土壤相对含水量提高到80%时,则管状叶株率能极显著地降低。
二、防止管状叶的途径
1.选择不易发生管状叶的大蒜品种,如选用性状相近而不发生管状叶现象的优良品种替代原有易发生管状叶现象的品种。
2.秋播地区避免蒜种冷凉处理;不要用特大的蒜瓣作种瓣,选用中等大小的蒜瓣作种瓣;播种时期不易提前,要适期晚播;看墒情灌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土壤干旱等。
3.生产中一旦发现管状叶,可人为即时划开,让被套的蒜薹及叶片“解套”,即可使植株正常生长从而消除或减轻对蒜薹和蒜头的不利影响。
瘫苗的发生
一、瘫苗的产生原因
1.连作年限长,重茬地块病虫害发生严重,地下害虫为害根系,造成大蒜植株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蓟马及潜叶蝇为害叶片使植株营养不良,引起植株早衰。
2.肥水管理不当,苗期营养不良或过量施用氮肥使植株徒长,都容易引起瘫苗。
二、防止瘫苗的途径
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使大蒜苗生长健壮,以避免植株早衰而引起瘫苗的产生。低温多雨时,应防止田间积水,土壤湿度不宜过大,合理采蓦避免伤害假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