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爱吃蒜,在山东的很多地区,大蒜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露天种植大蒜一般在十一前后,也就是白露末,秋分初,气温稳定在17°C左右时,用的正是秋收玉米、花生后的庄稼地。
大蒜耐寒,泼实,冬天的时候,把剥好的蒜瓣放在一个凹式器具里,就能为我们提供鲜绿的嫩蒜苗。但露天种植大蒜,是以获取蒜头为目的,所以在种植大蒜前,整地、选种、施肥技术要掌握,才能质量好、产量高。
整理土地
清理前茬:种植大蒜,一般前茬作物是早收的农作物,如春玉米、春花生等。因此,清理作物前茬尤为重要,如土壤中的塑料薄膜、玉米植株的根系等。如果这些垃圾遗存在土壤中,会影响种植的大蒜生根、发芽,尤其是会造成大蒜根系与土壤隔离,造成干枯。
精耕细耙:大蒜虽然根系较多,但没有主根,生长较浅,所以在耕地时,要做到精耕细耙。否则,容易发生跳根等生理病害;同时,如果耙地不均匀,会造成因土地蛰实伤害生长中的大蒜;还会因土地高低不平,造成因浇地湿度不同,出现旱涝不均,致使大蒜长势差异较大。
需要深耕:虽然大蒜种植较浅(土壤覆盖蒜种仅2㎝以下),但由于产量高,所以要深耕,达到25㎝以上,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达到土壤内通透性好,达到保肥保水的目的。
选择适宜的蒜种
选择当地适宜的品种:由于土壤、气候等原因,各地种植的大葱品种差异较大。如果种植的大蒜品种,不适宜当地气候生长,很容易造成生理病害,如马尾蒜、面包蒜、独头蒜等。因此,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大蒜,是保证质量、产量的前提。
严把蒜种质量关:蒜种在保存中,既要防止暴晒,又要通风透气,以保证质量。如果在贮存中,发生雨淋或堆积现象,很容易发生霉变(有时烂托不明显)、发芽等现象,所以在购买时尤为注意。挑选蒜种时,要挑选大小均匀、未发芽、底托新鲜(蒜瓣不容易脱离蒜托的蒜头。
重施基肥
农家肥:大蒜在整个生长周期,不仅需要较多的NPK元素肥料,还需要充足的中微量元素满足大蒜膨大期的生长。同时由于现在种植大葱,以薄膜为主,后期施用农家肥不方便,所以在耕地前,要重施腐熟的农家肥。根据大蒜生长特点,以腐熟的鸡粪较好。施用农家肥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增加通透性,按照我们农民的说法,就是能活地。
复合肥:大蒜产量较高,自然需用的肥料较多,但在施肥时,切忌偏肥,以免造成大蒜发生生理病害。若偏施速效氮肥,容易引发冬前或春节返青后,过早花芽分化,致使生长马尾蒜等。
在深耕地后,撒上腐熟的农家肥,进行细耙;然后撒上低P高N、K的复合肥进行起垄;起垄后在畦内撒上速效氮肥(如尿素等)后,把畦整平备播。
总之,大蒜生长期较长,需要把精挑细选的蒜种,种植在肥料充足的肥沃土壤中,才能生长出质量好、产量高的大蒜。在我们当地,种植大蒜的时间一般在十一前后,所以现在正是整理土地的好时机,早让整理的土地沉实;同时现在也需要备肥、备种,以免延误种植时间,错过恰当种植期。
本文为三农小分队图文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