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从时光深处飘来家的味道吉林农村

白癜风什么药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0465.html
1月24日上午9点20分,在深圳工作的90后小刘顺利登机。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她回到长春,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一年中最郑重、最丰盛的团圆饭。深圳宝安机场,人们在准备登机在多公里外的北国春城,小刘的爸爸早上五点多起床,便立刻投入到忙碌的准备工作当中。清蒸多宝鱼、红烧猪蹄、青笋炒肉、软炸虾仁、西芹腰果…小刘爸爸提前好几天就写好了年夜饭的食谱。炖鸡小刘爸爸的拿手菜是红烧猪蹄,他今天上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几只白白胖胖的猪蹄用高压锅变得软烂喷香。传说,中国人过年是为了抵御“年”兽,一家人齐心合力,把家里装扮得披红挂彩、灯火通明,再制造出巨大声响。“年”兽被赶跑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庆祝,于是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一并传承下来。一家人即便相隔千里万里,也要努力在春节这一天坐到一起,吃顿团圆饭,期盼新一年平安吉祥。蒸肉年夜饭一家一个样,但都不约而同地图吉利,盼美满。鸡,谐音“大吉大利”;鱼,寓意“年年有余”;芹菜炒粉是“顺顺溜溜”,红烧猪蹄是“财源滚滚”……凑够十个菜,就是“十全十美”。在小刘爸爸的记忆里,儿时盼过年,因为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馋了一年的孩子们都盼着桌上的肉食;成家后忙过年,学着父母的样子炖鸡炖鱼,求多求满,年复一年,家里人的胃口越来越小,年夜饭常常剩了又剩;如今,开放的世界里充满丰富的味道,来自遥远海域的鱼虾贝类、进口肉食、热带蔬果热闹地挤在一张桌上,从食材到烹饪方式,都体现出融合和创新。传统的东北大锅炖外,焗、烤、焖等十八般技艺加工着多样的食材,凉拌菜不再是干豆腐、白菜、粉丝的老几样,有的人家参考着西餐沙拉的做法,用沙拉酱或柠檬汁拌苦苣、生菜、紫甘蓝、玉米粒、圣女果……拌出一盘花花绿绿。桌上的菜码越来越小,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精致。烧澳洲牛肉萝卜把做好的猪蹄放进保温饭盒,其他食材经过简单处理也打包好,夫妻俩就出发前往小刘奶奶家。小刘的奶奶今年已经85岁高龄,全家三代人要团聚在老人家里吃年夜饭。小刘的姑姑昨晚已从外地赶到,拉了一车的水果、海鲜、牛羊肉。奶奶也有个拿手菜,就是熬皮冻。老人身体硬朗,每年都会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露一手。她让儿女们提前买来新鲜的猪脊皮,然后戴起老花镜,在厨房冲亮的地方细细地处理。洗净、刮毛,再切成细条,加水熬上个把小时,再等待它冷却凝固。工艺看似简单,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老人总是做得慢条斯理。经过一夜时间,此刻,一大盆颤巍巍的皮冻已经大功告成。东北皮冻老人看着儿女们倒腾着丰富的肉食和蔬菜,忍不住感慨:“你们小时候,年夜饭哪有这么些青菜,家家自己种蒜苗、发绿豆芽,白菜也是好东西……提前烀一大锅猪肉、猪肝、猪肠、猪心,年夜饭的时候用猪肉烩酸菜,就是一道主菜……”老人的回忆总是漫长悠远,停泊在温暖的时光深处,再变成口头重复几百遍的絮语。小刘表姐夫妇刚搬了新家,今年的年夜饭,两头的爸爸妈妈都要来他们的小家团聚。两个年轻人在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上的一家饭店定了京味年夜饭套餐。酥不腻烤鸭、鲁味全家福、糖醋松鼠鱼……精致的菜品撑起一桌特色年夜饭。到店自取,拿回家加热摆盘,一家人省去了围着厨房打转的功夫,逗弄着年幼的孩子,又是一番乐趣。老北京麻酱饼小刘的闺蜜和婆婆一家一起过春节。闺蜜是长春姑娘,她的婆婆生在福建,长在新疆……所以这家的年夜饭将出现东北的小鸡炖蘑菇、新疆的拉条子、福建的焖豆腐……满满的混搭风。不同地域文化将在这家的年夜饭桌上碰撞出更多欢乐的新意。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回忆里一路走来,年夜饭踏着时代的节拍,不停变幻着面貌,而团圆的味道却从千百年的民族记忆深处缓缓飘出,历久弥新,不曾淡去。此刻,小刘乘坐的飞机仍在万米高空飞行,载着热切的人们奔赴家乡。它所掠过的广袤国土,正有千千万万个家庭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团圆饭忙碌着、准备着。年夜饭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这一刻,你到家了吗?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慕旗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编辑:初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