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611/4403308.html
目前的农业,需要投入,需要技术支持和工业化
我家是盐碱地,硬的要死,挖个坑都得先把铁锹磨磨才能去。
去年小麦亩产七百斤左右。种地能不被饿死就好了。
我们前两天浇地了,这两天下雨,我妈觉得会长得很好应该绿油油的,结果到地里一看,都黄了。
就给你科普一下,以后挑选玉米种的时候选择可以籽粒直收的,站杆能力强的,授粉能力强的玉米品种,除草,一亩地花15元打除草剂不香吗?
一季不用太管,不用拨叉,因为那是前期养分高造成营养过剩从而出现分叉,前期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后期养分不够会倒流回主干,剔苗儿有这闲工夫去打个工不好吗?
增产性又不高,我也种地,但是这只是兼职,现在机械化程度很高,除了浇地,其余全部可以机械操作。
现在市场变了,想靠大田作物发财不可能了
农民的大多数出路就是专一承包大地块或者有个三五十亩当兼职,我自己有十五亩地。
除了必要的浇地打药需要下地,就不再去浪费时间在地,农忙时间加一起也不到半个月,就这种情况如果再要挣多少多少钱,那真的需要变革。
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处,都在说纺叶子,迪蒜苔
什么叫纺叶子,迪蒜苔?纺的动作就是把乱叶子,不需要的叶状长条物给剔除掉,迪蒜苔的意思就是用比较土的用法,去剔除的东西。
纺叶子基本是单独的一根,也需要是长条状的,发力点一般是从下往上,有点像薅羊毛的薅,但是又很少有人用薅蒜苔,我们家那里可以薅萝卜,也可以薅蒜苗,薅麦苗,薅玉米(杆),薅草喂牛。
迪的东西一般都比较细,容易断,还可以迪毛根,迪麦芯,这个麦芯就是小麦穗下面一小段很嫩,有点甜的节,反正我小时候迪了就是咂甜味吃~
还有一个词,我们那里经常用“扩”。
是个动词,意思就是用棍子击打,比如可以扩树叶,扩枣子,还可以扩人,比较狠毒了一些。
我小时候也去纺棒子叶,身上刺挠的不行,胳膊,大腿上都是棒子叶子的划痕!
又累又烦躁。说这话已经20多年没有下过地了!
我记得小时候不懂事,就想着去地里玩,去收辣椒,还是个中午,应该是晚上要下雨了,怕辣椒烂地里。
太阳那个大啊,出汗出的眼睛都睁不开,还好现在都机器了,真不知道老一辈咋干过来的。
中国的农业需要国家投入,需要技术支持和工业化
面朝黄土,是农民迫不得已,我还是相信会越来越好,希望国家投入的力度大一些再大一些,像袁隆平这样的标杆人物再多一些,农民的劳动更受尊重一些。
把“迪”换成提可能别人更容易理解一些,感觉你也是河南人。
一旦国家真的重视农业,有人口田的农民会觉得他的地是宝贝,价位低了不会租,国家有什么政策补贴多少钱,我地就涨多少钱,对职业农民没有一点帮助。
所以国家现在依靠引进国外粮食,拉低国产粮食价位,使小农民单依靠种地不能有消费,从而逼迫小农民找个工作,降低地租,使职业农民进场,然后再大力支持发展,从而降低成本,使中国粮食真正安全稳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的问题不解决还是得继续农业内卷!只有真正种过地的人才理解!
还有一点玉米苗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太大收不到多少,太小了争营养最后就是谁都长不好,这个道理和种大白菜是一样的。
家里很多年都没种过庄稼了
我家很多年都没做庄稼了。有些人家的包谷苗苗,叶子都晒得焦干。10多天没下雨了。只有两个晚上下了那么滴滴雨。
第二天一晒,跟没下没得啥子区别,感觉今年农民收成好难哦。我们村这边百分之90都没做庄稼了。只有自己种点小菜吃。
今年小菜都得自己天天浇水,目前来说,我也在观望是否要回家种几亩地,再过几年老家的老人年龄太大都差不多种不了地,近期先回来一点点的收别人不种的地,慢慢的把老家的地承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