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和王麻子两家百年品牌转身后,工匠精神去哪了?
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
王晓萱
近日,老字号国产菜刀品牌张小泉,因不能拍蒜而引起争议,频繁被骂上热搜。
另一个老字号菜刀王麻子趁机火上添油,多次在直播间上演“刀背拍蒜”的营销场面,就差直接喊出来:张小泉,你装什么“蒜”!
曾经,买菜刀也像买马桶一样,国外牌子总比国内“香”。德国双立人、日本旬SHUN等海外品牌,售价高达千元,国内消费者反而觉得是品质、身份的象征。殊不知,张小泉、王麻子两把“菜刀”,其实已经是百年国货品牌。
只是这些国内老字号厨刀纷纷开始升级,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走入高端市场,却还没找准正确拥抱新一代消费者的姿势。老国货传承的工匠精神,还没能在新商业环境中体现出来。或许,刀、剪的单品“天花板”已经显现。
分析这个产业的发展,还是从饱受争议的“刀剪第一股”张小泉开始吧。
张小泉,“蒜”你狠
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值得深思的是,一个品牌的“傲娇”要付出多少代价。
张小泉客服的称,不单单是这把刀,所有菜刀力度掌握不好的话容易断柄。如果要拍蒜,建议用刀面按压。
被激怒的王女士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后,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中国刀具不能拍蒜,在众多消费者眼中属于天方夜谭。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连拍蒜的使用场景都不考虑的话,你做什么中式菜刀?”、“中国菜刀要听米其林的??”、“不是米其林大厨不配用张小泉的刀啊”……
面对群嘲与质疑,张小泉在7月14日回应称,经公司内部查询,王女士的刀是年9月购买的,虽已超过三个月的换新期,但为了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公司还是会无条件退款。并强调,张小泉一直十分重视产品质量,每把刀出厂前都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让消费者不用担心产品质量问题。
次日,张小泉又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称,常规刀具可以拍蒜,但一些硬度较高的刀具拍蒜有断刀风险。
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张小泉的产品属于硬度较高、锋利度较高的产品,一般这种刀具韧性会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力过猛,比如横拍这种行为,当刀具受力不均匀的时候,由于刀具硬度较高等原因,就容易导致断裂。
但网友对此番解释似乎并不买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在一则视频中表示,“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方式是错的,米其林的厨师不是这样切的。张小泉把中国传统的方方正正的菜刀设计进行了改进,是国内首创,并称那不是设计感,是消费者教育。”该言论再次激起了网民的不满,认为张小泉不仅没有反思产品质量问题,还傲慢地说教。
该话题获得了几亿阅读量。当日晚间,眼见舆论发酵,夏乾良连夜发布视频回应,表示视频内容并非全部,并为最近的言论不当致歉。然而,此番歉意依旧没有得到网民的谅解,甚至有网友表示,将不再购买张小泉的任意一款产品。
回顾年,网友到知名老字号”厉家菜“就餐时,认为其菜品与口味不佳,便随即发了一条微博:环境和菜品还不如学校食堂。经网络发酵,厉家菜的回应简单粗暴:清者自清,我们没有必要回应什么。换句话说,爱吃不吃。厉家菜的行径与张小泉起初的态度如出一辙。
只是作为toC品牌,更应该学会如何面对舆论风向。回到张小泉事件中,为降低断刀事件的负面影响,风口浪尖上的张小泉提出了“断刀召集令”,从现在算起,过往5年内张小泉及指定同行品牌的厨房断刀,寄给张小泉,公司都会寄回一把新刀。
与此同时,张小泉的劲对王麻子竟赢得一波流量。在王麻子的直播间,主播反复上演菜刀拍蒜的场面,仅14日一场时长近22个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次就达到45万。不过,张小泉事件的热度并没有对王麻子的转化做出多大贡献。据抖查查显示,14日当天的直播销量仅有件,销售额约为8万余元。
两把“菜刀”的江湖往事
刀剪作为中国传统行业,产业链完整,准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很低。据天风证券数据,我国年营收规模在万以上的刀剪企业数量稳定在家左右。
专业刀剪老品牌、小家电品牌和专业刀剪小品牌是目前我国刀剪市场上的三大“派别”。张小泉和王麻子属于专业刀剪老品牌的代表,俗话说,“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这对“冤家”,已经打了很多年。
张小泉源于明朝崇祯年间,王思家开了一家名为“张大隆”的剪刀铺。因为模仿者太多,他的后代在康熙年间,把招牌改成了“张小泉”。年,从小作坊开始公司化。
张小泉的对头王麻子,诞生于清初顺治年间。彼时,一名王姓商人正在做剪刀的生意。起初,人们叫他王掌柜,因为他满脸麻子,“王麻子”这个称号也就叫开了,后来更成了招牌。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王麻子有二十余家手工业刀剪作坊为其加工。随后,王麻子在年进入公私合营的浪潮,正式挂牌成立公司,八十年代时,王麻子的传统锻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这两个刀剪世家发展到现代,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做了年刀剪的张小泉,几经易主后,于年在富春控股的操作下,完成了杭州与上海两个张小泉的合并统一,从此张小泉也在打造品牌IP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年9月,张小泉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在开启上市征程。
从营收来看,年至年,张小泉的营业收入从3.41亿元增长至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0.48亿元增长至0.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
虽规模不大,但也算得上是“小而美”。
另外,张小泉的净利润有放缓的趋势。年和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8%和1.96%,远低于年的65%。为寻求突破口,自年以来,张小泉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218.html